一次心靈的對話
——訪襄陽心理咨詢名師鄒德菊
2011年04月28日 吳函
4月27日,筆者見到“高考名師大講堂”心理講座第二場的主講老師鄒德菊。鄒老師剛從外地講課回來,她憑著多年的經(jīng)驗,為廣大考生提出了幾點建議,供考生和家長參考。
“良好的心態(tài)為高考加分”
鄒德菊認為:好成績=牢固的基礎知識+正確的學習方法+良好的應試心態(tài)。即:好成績(計算機)=好基礎(硬件)+好方法(操作技術)+好心態(tài)(軟件)
牢固的基礎知識:重在平時,重在三年來的日日夜夜、點點滴滴和日積月累。當然也可以在考前突擊,即所謂“臨陣磨槍,不快也光”,特別是一些識記型的需死記硬背的知識,快記快背,用完即丟。
正確的學習方法:重在平時,重在平時教師指導、個人實踐探索,它應以是否有效、是否適合自己為判斷標準。
良好的應試心態(tài):如果說平時刻苦扎實的學習為高考勝利奠定了牢固基礎的話,那么,在此時,在距離高考僅兩個多月的時間里,要想勝人一籌,考出更加優(yōu)異的成績,則要看一個人的心態(tài)和出色發(fā)揮了!
鄒老師說,高考作為競技考試,尤其對初次參加高考的學生來說,加強考前的心理指導,掌握放松及排除過度緊張的方法已不容忽視,無論是學校還是家庭都要給予足夠的重視。
高考成敗,家長也是關鍵
家長不敢大聲講話,不敢大步走路,看孩子的眼神都怕驚動了孩子……這些都可能給考生帶來壓力??忌米詈蟮臅r間做準備,家長該做些什么?鄒老師提醒應注意四點:
不能給孩子施加壓力。給孩子的壓力有正面和反面兩種,反面壓力就是直接批評指責孩子,現(xiàn)在父母一般都很注意不給孩子施加反面壓力,但來自正面的壓力卻很多。比如,有的父母故意裝成什么事都沒有,但對孩子關懷備至,一會兒給孩子送杯牛奶,一會兒削個水果,這些正面壓力同樣會加劇孩子的緊張心理,影響孩子的情緒。
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相比。有些家長經(jīng)常在孩子面前談論別人的孩子,像“人家某某的媽媽說某某學習特別勤奮,每天晚上學習到深夜”或是“聽說某某學習效率特別高,你向人家學著點”,這樣比較容易讓孩子受打擊。
要控制自己對孩子的過多關注。最后階段,不要違背孩子的意愿再去請家教或是做其他輔導,如果孩子有這樣的愿望,再和老師商量,都認為有必要再去請。
總之,家長要通過鼓勵去強化孩子的積極情緒。這種鼓勵贊揚不一定是學習上的,很瑣碎的生活小事都可能讓孩子高興起來。但是鼓勵和贊揚要以實事求是為原則。創(chuàng)造愉快的家庭氣氛,家長應該想方設法活躍氣氛,每天找一兩件高興的事去講去做,都可以調(diào)動孩子的情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