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徒弟的真實心聲

         一個徒弟的真實心聲

華中師范大學英語教育碩士    趙桂圓

    時間如梭,轉眼間師徒結對已有一年半了,我有幸與在教育教學方面非常優(yōu)秀的教師——劉琳琳老師結為師徒。在此,非常感謝學校為我們提供“拜師結對”這樣一個極好的學習機會,感謝我的指導老師給予我的引導和幫助,也非常感謝同組老師的關心和鼓勵。

    學校組織了拜師結對活動,使我在教學上有了引路人,幫助我逐漸走出尷尬、困窘的境地,使我盡快以較好的狀態(tài)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;作為徒弟,我成為了師徒結對的一名受益者。

師徒結對的一種基本活動形式就是互相聽課評課。

    一、就我個人而言,常去聽課是一種很大的收獲,也是一種享受。在聽課中做比較,反思自己的教法,及時記錄指導老師的優(yōu)點或某個知識點教學的感想,包括教學進度、課堂容量以及節(jié)奏的輕重緩急等等,同時也能幫助我了解學生對知識的實際掌握情況,及時調整授課難度。總之,聽課為我的備課與教學起到了導航作用。劉老師的課堂,幽默、生動,她總是能充分調動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,雖然理科奧賽班大部分都是男同學,但是每次去聽課都是全班同學踴躍參與,師生互動,這點是我很需要學習的。

    二、如果說聽課是理論的積累過程,那么徒弟上課師傅聽就是理論基礎上的實踐。師傅盡量抽時間聽我的課,每次師傅都指出我的不足,提出建議,幫助我揚長避短,不斷進步。

同時,我對教學中存在的疑難問題也經常向劉老師請教,并得到了及時指導;在幫教活動中,我接受她對上課、備課等方面的檢查和指導;劉老師還指導我隨時寫些自己的感想。一年以來我的課堂教學有了很大的進步。

    我感到師徒結對象一條無形的紐帶聯(lián)結在師徒之間,使我們在有意無意之中增加了交流和學習的機會,從而使各方面得到提高。通過教學和聽課及理論學習,我認識到:

    1、教師要不斷學習,擴大自己的知識面。當今社會是一個飛速發(fā)展的社會,我們的學生也在不斷進步,只有不斷更新我們的知識,才能滿足教學需求,才能趕上飛速發(fā)展的時代,才能使我們和學生的距離不至于越拉越大.

    2、教師在教給學生知識與技能、過程與方法的同時,不可忽視情感、態(tài)度、價值觀的教育,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,以身示范。古人曰:一日為師,終身為父。可見,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很大的。劉老師對待學生們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,甚至比自己的孩子還要好。她教過的很多學生在送給她的卡片上寫到:劉老師,很懷念您教我們英語的日子,非常感謝您的教導,我們愛您!可見劉老師的教育是很成功的。

    3、應留心觀察并思考教育教學現(xiàn)象,養(yǎng)成寫教學體會和個人想法的習慣,注重積累,為今后的教學作基礎。

    劉老師不光是一位好老師,更是一位好妻子,好母親。她兩個班的英語教學成績都在年級名列前茅;女兒馮源懂事、善良,很受同學和老師喜歡,學習成績在年級名列前幾十名;丈夫馮長春擔任年級主任,數(shù)學教學響當當,是一批清華、北大學子的栽培人。劉老師把家庭和事業(yè)平衡得很完美。他們都是我終身學習的楷模。

最后,我要衷心感謝學校為我提供了這樣的學習機會,衷心感謝劉老師以及同組老師對我的幫助和關心,使我成為師徒結對活動的受益者。盛老師雖說不是我的導師,但她多次衷心指導我,她的敬業(yè)精神和熱情善良感動了我;江河老師就像一位大姐姐,她的聰明和博學讓我記憶深刻;劉靜老師是年輕老師的楷模;張銀莉老師的嚴謹和細心打動了我;還有陳老師、戴老師、吳老師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