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所記得的
2017級 張 琪
我說記得的黃昏比傍晚還要晚,常常是晚成一道即將被夜吞沒的橘色的霞,晚成石榴樹下時于黑暗的光影。
我說記得的你,比蒼老還要老,常常是老成被熏黑的煙囪,老成塌了又砌、砌了再塌的土墻。
我說記得的日子只有兩種,一種是趕集的日子,一種是不趕集的日子。趕集的日子你會早早起床,到中午回來時,讓蛇皮袋從小方塊變成大圓筒。你會把買好的東西拿出來,放到紅色木桌上,常常是我在旁邊看著,你會用白粉算賬,賬常常是齊全的,因為你說你年輕時在生產(chǎn)隊當(dāng)會計。不趕集的日子,你仍是早早起床,做好飯菜,再叫我起床。我們會一起去放羊,羊散落在稻場周圍的草地上,我們坐在稻場的石磙上,你教我數(shù)數(shù),教我捏泥人。無論是趕集的日子,還是不趕集的日子,我都快樂得像一只小鳥,而你不是鳥籠,你是天空。
我所記得的天空是一張巨網(wǎng),從我能看見的眼前的螞蟻一直網(wǎng)到我看不見的村口的遠(yuǎn)路。日月星辰,云雨炊煙,麻雀杜鵑,喜鵲大雁,玄妙的畫卷一般鋪展在我眼前。夜里有我數(shù)不完的星星,老是有月,要么是一張清澈的臉,要么是你年輕時漸變的笑眼。
我所記得的老屋,是紅磚配上黑瓦、矮矮的有人字屋檐的兩間,還有一個雞棚,一個羊圈,房梁上掛著秋千。屋前屋后種滿白楊,風(fēng)吹過來,葉子搖曳出雨聲。門前的石板被雨水沖刷得坑坑洼洼,白墻上是無名氏的寫畫,縫補起我無數(shù)聯(lián)想的寫畫。
我所記得的動物們,有瞪著晶瑩的眼睛、眨著密密的白睫毛的山羊,有好斗的公雞,會生蛋的母雞,有愛去河里洗澡的老牛,還有灰白相間的小狗小灰。每次去雞棚收雞蛋,我都是和小灰一起,但后來小灰咬到了陌生人,被賣掉了。原告每次去上學(xué),小灰都想同我一道兒去,但總會被鎖在屋子里,我在路上都聽得到它在叫。我怕的是有一天我會忘記它。
我所記得的鄉(xiāng)村,是嗩吶聲和風(fēng)聲交錯、臘八粥與草木香交融,你坐在堂屋納鞋底的正版鄉(xiāng)村。
我所記得到稻田、墳?zāi)?、菜園、宴席、戲會……
我所記得的清明、驚蟄、三伏、三九、豐年。
當(dāng)一個人不能再擁有的時候,他唯一可以做的便是不要忘記。